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万客集团传承经典米粉制作工艺,融合了营养膳食理念,开创性研发出了馋掉牙花甲粉,为全国的食客们带来了一份难以抵挡的美食诱惑。馋掉牙花甲粉,以其鲜香酸辣、劲爽美味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好评。馋掉牙花甲粉真正做到了内外兼休,不仅保持了诱人的外观,又将更多的营养赋予其中,让您享受美味的同时,身体更加强健。 花甲,又名蛤蜊、花蛤,是深受人们喜爱的海鲜贝类。根据中医记载,花甲不仅拥有滋阳明目...
明 全卷纵32厘米、横2182.6厘米 绢本设色 这幅长卷是明朝中后期北京城繁胜景况的再现。此图卷画面从卢沟桥经广宁门(今广安门)进入北京城区,又经正阳门、棋盘街、大明门、承天门(天安门)、皇宫等街市,向北延伸至居庸关。画面着重描绘市区商业街道面貌,街道上车马行人熙熙攘攘,茶楼酒肆店铺林立,招幌牌匾随处可见,马戏、小唱集聚无数看客,金店银铺人如潮涌……为我们清晰提供了有关北京城市空间结...
明 纵34.1厘米、横22.2厘米 此宝钞又称洪武宝钞,是明初流通货币,桑穰纸印刷,呈浅青色。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朱元璋设宝钞提举司,下设钞纸、印钞两局及宝钞、行用二库。同年开始印制宝钞。这枚钞票的边框为龙纹花栏,横标“大明通行宝钞”,两端护以火焰纹。花栏内上框印面额“壹贯”二字,中下印有十串钱贯图案,左右篆“大明宝钞、天下通行”8字;龙纹花栏内下框印“户部奏准印造”及“大明宝...
唐 明器 1954年山西省长治市王琛墓出土 高89.7厘米、长26.5厘米 这件陶骆驼形体高大。背骑胡人深目浓眉,高鼻,络腮胡,身穿翻领皮毛褊衣;腰束带,系一小香囊,坐在横搭于驼背的行囊上,左手执缰绳,右手高举,作挥鞭状。唐代的丝绸之路连结中国和中亚、西亚乃至欧洲诸国。在丝绸之路上,许多波斯、阿拉伯商人、技艺人前往长安。此俑生动再现了奔波在丝绸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形象。
3月26日上午,第二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新闻发布会在鹿泉区西部长青召开。此次发布会正式公布了大会宣传口号、LOGO和吉祥物。此外鹿泉“新八景”征集、龙泉湖徒步大赛、自行车体验赛、牛奶的行走、“庄里外休闲好去处”等五个大会前期主题活动正式公布。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悉,该区通过持续两个月密集广泛的征集宣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广泛参与第二届石家庄市旅发大会宣传要素征集投...
唐 货币 1953年陕西省咸阳市底张湾出土 直径2.1厘米、重4.4克 金币正面是国王正面半身像,铭文由王像右手侧开始,意为“我们的主上查斯丁二世,永恒的皇帝”。背面为一着盔甲的女神像,其座下的铭文是印铸于君士坦丁堡的意思。由女神像右侧下方开始,亦有铭文自下而上排列,几乎环绕一周,其意为“至尊们的胜利”。末尾E字为铸币厂局记号。 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属于中国境内发现的...
唐 河南省洛阳市出土 此墓志志文漫漶,无法辨认。据文献记载,阿罗憾是波斯国人,在唐为官。唐高宗显庆年间(公元656——661年)曾任拂林国诸蕃招慰大使,定居于洛阳。唐景云元年(公元710年)逝世,葬于洛阳建春门外。唐朝廷广泛吸收前来定居的外国人做官,其中一些世代在中国。他们对促进唐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唐 明器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 骆驼头高58.4厘米、首尾长43.4厘米。舞俑高25.1厘米 骆驼昂首挺立,驮载了5个汉、胡成年男子。中间一个胡人在跳舞,其余4人围坐演奏。他们手中的乐器仅残留下一把琵琶,据夏鼐先生研究,应该是一人拨奏琵琶,一人吹筚篥,二人击鼓,均属胡乐。骆驼载乐陶俑巧妙地夸张了人与驼的比例,造型优美生动,釉色鲜明润泽,代表了唐三彩的最高水平...
唐 1957年陕西省西安市土门出土 志文记载米继芬是西域米国人,世代为官宦之家,祖父为本国长史,父亲突骑施来到唐朝首都长安,得到重用,历任辅国大将军、左领军卫大将军。米继芬本人任职禁军,忠孝双全,永贞元年(公元805年)死于家中。他有二子,长子国进在唐府兵中为官,幼子慧圆为大秦寺僧人。
唐 建筑材料 1958年陕西省西安市唐兴庆宫遗址出土 直径13厘米、15.2厘米、15.5厘米 这3个瓦当为不规则圆形,边缘厚实,莲花纹的最中心又有一小形莲花。无论是兴庆宫或大明宫出土的瓦当,其纹饰虽有繁简大小的不同,但皆为莲花纹,这可能是唐代崇奉佛教的一种风尚。
唐 193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发掘出土 兴庆宫图刻石是北宋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吕大防命刘景阳等制出,193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发掘出土,原石藏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兴庆宫在唐长安城兴庆坊,系唐玄宗李隆基藩邸,开元二年(公元714年)始为离宫,后扩建为兴庆宫朝堂,成为昕政之所。宫东西宽1080米,南北长1250米,四周开筑宫墙,有兴庆殿、大同殿、南熏殿、花尊相辉楼、沉香亭等主要建筑...
明 陈设品 1955年北京东郊出土 高46厘米,口径19.8厘米,底径24.8厘米 这件五彩瓷罐,天地式盖,宝珠形钮,圆唇,短颈、丰肩,圆腹,腹下渐收,内圈足,底部书“大明嘉靖年制”款。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纹一周,罐盖和腹部以多色釉彩描绘出荷花、水藻和游鱼等图案,鱼戏水草之中,怡然自得。 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在成化斗彩的工艺成就基础上,又发展成了著名的青花五...
明 罐高9.3厘米、口径7.4厘米、足径9.4厘米 这件瓷罐,直口,丰肩,扁圆腹,圈足,底款为“大明成化年制”。以青花、红、黄、绿、赭组成斗彩,图案为花卉,其间数只彩蝶飞舞。 明代成化时期的斗彩,是与宣德青花齐名的明瓷中的代表作。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彩色瓷工艺。在明代一般称为青花五彩,其制法是先在胚胎上画好青花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在留出的空白处用彩料填...
唐 建筑材料 1957——1959年陕西省西安市唐长安城龙首渠西侧遗址出土 残长55厘米、宽17.5厘米、厚9.4厘米 此砖面上有长方形框,框内磨光,有阴模阳文“官匠宁道养”字样。唐代的手工业有官营、私营两种,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供朝廷和宫中使用。当时的少府监和将作监是朝廷各工官的长官,将作监的主要业务是建筑,其下的甄官署掌管石工、陶工等,制造这种砖的工匠,应在该署管理之下。
唐 排水设施 1954年陕西省西安市唐长安城西内苑出土 高72.4厘米、宽65.5厘米、厚4厘米 铁闸门两边镶有带例石框。经现场清理得知,这是西内苑南城墙下面一处水道最北端的闸门。露出地表的框高78厘米,上端留有残钢痕迹,证明原有石板覆盖。闸门上的菱形楼孔,显然是为滤去杂物防其流入阻塞水道之用。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